全国咨询热线:18031140897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物联网 AI开启门禁发展新时代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7-24 14:54:33
【中国安防展览网 访谈】近几年,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安防”等建设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高潮的影响下,国内门禁市场一直面临技术革新与转型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门禁产业的领军企业,达实智能以创新技术和前瞻性视野开拓市场,把握了新的产业技术发展先机,这些年获得了快速成长的机会,见证并门禁市场的持续发展。
达实是门禁领域的弄潮儿,其在每届安博会上都会把新的研发成果,即具有未来前瞻性、创新性的产品来成就客户大的满足感和体验感。2018年北京安博会达实的展示亦不负众望。本届展会上达实以AI、物联网为核心,主要带来了三大亮点产品:基于LoRA、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inDas IBMS智能建筑综合管控平台解决方案、AI智慧云停车平台 。同时还展示了智慧城市一卡通解决方案、智慧医院一卡通解决方案等,重点凸显达实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集中管控、运营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解决方案能力。那么,在AI时代达实如何应对新的市场需求与机遇?未来门禁市场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本刊专访到深圳达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志勇先生,请其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中国安防》:去年达实创新性地把NB-IOT、LoRa窄带物联网技术成功引入门禁领域,今年达实也有重点展示,您能否就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推出的新产品做一下介绍?
黄志勇:去年达实推出了全国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NB-IoT门禁、LoRa门禁,实现NB-IoT在国内安防行业应用的零突破。之后,达实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今年我们针对性的继续推出了基于新窄带物联网技术的NB-IoT、LoRa的新整体解决方案,包括LoRa无线门锁、LoRa门禁控制器、LoRa无线网关以及基于NB-IoT 门禁等新产品,也本次展会大的亮点产品之一。
目前达实信息是国内首批将LoRa技术引入到物联网门锁系统的企业之一。尽管门锁技术发展了很多年,但整个市场也面临一些瓶颈;传统的一体化门锁采用的是蓝牙、zigbee、wifi等组网技术,其大的缺点是数据传输通讯稳定性不够好,二是连接数量少,一般传统市场上的一个网关只能接7到8把锁。通过引入LoRa窄带物联网技术以后,大大改善了传统无线门锁技术的不足,单个网关接入达64把锁,由于LoRa技术有极高的抗干扰性,不受WiFi等信号干扰,所以通讯稳定性非常强;同时具备传输距离远、穿透性强、低功耗等特点,因此我个人比较看好LoRa技术,未来其很有可能成为安防行业具有可推广性及颠覆传统设备通讯的一项新技术。
此次达实推出的LoRa物联网门锁是一款以窄带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与传统门锁技术、门禁应用相结合设计的一体化无线门锁。该产品的室内有效组网距离达1000米(根据建筑修改材质不同会有所变化),可以实现突破从1层到10层楼左右空间及距离的极限组网,室外传输距离可达十公里以上。此外,LoRa物联网门锁可实现超级多联(单个网关可接入64把锁)。该锁功耗超低,4节5号电池约可持续使用2年。此外,达实此次推出了国内安防级市场应用的LoRa无线网关,其采用Lora通信方式与门锁组网通信,传输距离远,功耗低。LoRa采用12VDC供电,每个网关可组成一个节点小于64个的子网,可存储10万条刷卡记录,组网方便,费用成本低,可大量应用在物联网门锁、物联网门禁以及智慧建筑等行业中。
可以说物联网门锁和物联网门禁控制系统的推出切合了当前门禁技术应用在行业、用途、使用对象的细化趋势,满足部分场景应用中门禁门锁一体化的需求,同时经济及技术成本上大大优于传统组网设备,未来物联网门锁有可能在一些场景中替代传统的门禁应用。
《中国安防》:达实这两年一直在积极推进LoRa、NB-IoT在安防门禁领域的拓展应用,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黄志勇:门禁技术方案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一些瓶颈需要突破升级,以满足用户在工程施工、用户体验和新时代方面的需求。比如现在很多大楼的门禁项目都是几百上千个点位,这会占用很多的网络资源,同时整个项目的施工布线比较复杂,这给工程商带来了很高的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难度。面对这些问题,达实依托在门禁方面的丰富经验,将传统的门禁一卡通上升到物联网运用层面,我们用LoRa技术+级联门禁,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有线组网方式,具有不占用内部网络资源、组网方便、抗干扰力、穿透力强的优势,将有效解决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用户单位内网络资源紧张造成的高额造价成本问题,有效解决综合布线成本、网络交换机IP资源、远程组网控制、移动接入等问题。这是达实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传统门禁在工程施工以及增加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做的一些努力,这是门禁上的一些进步。就目前了解,当前市场上还没有同类型的产品推出,达实应该是国内个推出的企业,我们的这些创新应用要比同行领先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中国安防》:目前达实基于窄带物联网产品的落地情况如何?您如何看待LoRa、NB-IoT未来的发展?
黄志勇:我们在去年推出NB-IOT门禁以后,由于三大运营商在去年是初步局部的运营状态,没有覆盖到全国所有的网格点,直到2018年运营商才把新信息点改造完成,因此今年我们的产品是小规模的项目试用阶段。从目前来看市场亦有不少需求,比如深圳地产商在改造相关的城中村出租屋时提出,希望所有的出租屋统一通过手机端管理,而NB-IoT可以做为佳方案,让业主可以更便捷地远程出租和管理自己的房产,但目前它还是在试行阶段。整体来看,NB-IoT除在一些专用的智慧农业、智慧城管等项目中的应用前景以外,安防行业的大规模化应用,还需要时间和过程去探索研究。
虽然NB-IoT技术+门禁在出租屋门禁、房车门禁、汽车旅馆门禁、无人值守基站门禁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业内也普遍看好NB-IOT在安防产业的发展前景,但NB-IoT技术受运营商收费及基站运营布局的影响,在商业写字楼、园区等应用量大的一些场景中用户在成本等方面可能会有所顾虑。同时,如果采用了NB-IOT技术的门禁产品在数据保障中需要经过第三方移动运营商等多个环节时,有可能会降低其内部数据的安全性和无意留下的后门漏洞,所以一旦进入某个封闭或内循环的门禁场景之中,NB-IOT技术其使用效果往往不如LoRa不受第三方管控型更加方便安全。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认为在很多场景中LoRa的推广性比NB-IOT可能落地会更快,我更看好LoRa技术在安防行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安防》:AI是安防行业的重要方向,在出入口门禁领域AI的推进与发展情况如何?
黄志勇:的确,AI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基于AI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更是近几年热门的话题。目前门禁进一步与AI结合,推出视频门禁、人脸门禁等。在某种特定场景下,AI的进入给传统门禁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大家都在谈AI,那怎样才算真正具备AI应用的产品?我对它的理解是:不具备深度学习和运算能力的都是伪AI。目前市场上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仅仅局限于图像对比层面,缺少真正深度学习、自我修正算法能力,很难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度。同时人脸它可能受到生病或是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人脸识别的成功率不高,传统模式的人脸设备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达实在进行AI人脸识别技术研发时非常关注在人体特征、人体行为等方面的算法应用设计,目前达实建立了一个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运算完成深度识别、识别,并通过大数据计算进行历史比对,修正人体特征变化,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本次安博会我们推出了一款超薄型活体人脸动态检测设备,就采用AI深度学习技术,其识别速度快、,包括侧脸都有机会能让系统智能判断出正确的人脸信息。同时这次我们也重点推出了AI智慧云停车系统,包含AI高清一体化车牌识别停车产品系列、AI高清车牌车位引导系列、AI云停车平台等三大方案,集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云平台、AI高清图像识别与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通过对实现大数据的复杂运算,实现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车牌及其综合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图像显示、车型核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的操作。
此外,达实还展示了InDas IBMS智能建筑综合管控平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三维模型、AI云计算,可以实现大数据的秒级运算能力,把包括物联网门禁、安防监控、空调节能、物业管理等所有智能建筑、智慧安防相关的设备,整合到手机端(APP或微信),实现把传统智能建筑中需要由专业人员来操控的工作拓展到让每个使用者或参与者共同管理,让所有用户或业主共同体验在整个智能建筑里的所有智能化。
《中国安防》:在物联网、AI时代,您如何看待门禁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志勇: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及融合与一体化理念的深入,多元化的发展及跨界革命已经成为门禁市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刷卡、指纹、人脸等作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多元选择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共存。此外门禁领域将不断向AI+、物联网+的方向发展。新型物联网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方案的佳补充,人工智能技术是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在可预见的未来,综合性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门禁的控制交互将更加复杂、多样化、人性化、智慧化,并向安保型门禁发展。这些年行业也一直在探索人机交互的更好落地应用,但目前还没找到更合适的方案。未来人机交互一方面可能被人脸识别更快速、更简单的应用替代;一方面声纹识别未来可能会逐步介入到门禁领域中,将门禁的应用体验通过简单的声音语言来进行,可能会是对门禁技术的一个补充或改变。未来的门禁也许不是一个简单的开门作用,而是作为所有设备控制的总控制开关加上AI的交互信息开关。今后门禁将向综合的安保型门禁发展,这与国外的走向是一致的。我国的门禁从学习国外的门禁开始,从一个简易的门禁不断发展到安防门禁,往后它还是会回归到综合型门禁上,成为智能控制的综合应用。
第三,门禁和锁之间的结合紧密度会越来越高,它的形态可能不是控制器+读写器的方式,而是控制器+锁的形式,逐步往门禁锁一体化控制方向走。今后在某些场景中门禁可能被一体化的无线门锁替代,在未来的门禁市场中它有可能会分掉门禁1/3的市场。
上一篇:看人脸识别技术的火眼金睛
下一篇:迎智慧安防大时代 安防项目多领域应用